沃興華書法講座筆記 |
沃興華書法講座筆記
(我記得比較亂、沒條理。但歸結起來,大致講了三個問題:如何起筆、行筆、收筆?帖學和碑學的區別在哪里?書法的章法和勢怎樣出來的?)
隸書的筆筆斷、斷而后起;而從楷書開始,注重了連續書寫性。 楷書:所有筆畫連續書寫、效率性、節奏性、繪畫性出現了。筆法的理論在楷書的基礎上開始。 連續書寫導致一部分在筆畫中完成,一部分在空中完成,如此,有了提按、有了牽絲、筆勢。 書法的點畫概括起來就是“三過其筆”。 起筆收筆兩端如何寫?兩端寫法“印印泥”即強調兩端寫時的四面環轉。 中間如何書寫?屋漏痕顏真卿,錐畫沙張彥遠。 勢:把牽絲帶出來,筆畫結束時的映帶、筆畫承上筆而入筆。 如何強調起筆、行筆、收筆、勢,就導致了不同書家的不通風格。不能把起、行、收分割開來,他們是統一的整體。 筆畫之間若無連貫,則筆畫就會堆砌、字就顯的比較呆板。 元代,開始用筆痕線教學(毛國典老師斥之為“害人的垃圾書”),包括當前也用這種教學,把逆入回收當成了筆畫來寫,導致線條完全沒有“勢”感了。任何形必須有生命的感覺、有動、有勢、有變化的。 古代,注重“勢”;現代的楷書忽略了“勢”,導致楷書寫完后不會寫行、草。(很對,臨鐘繇小楷《薦季直表》發現此表點畫上承隸書、下啟行書,動勢十足)。 格式塔視覺心理學:人的目光是順著寬地方向窄地方看過去的,這可解釋“露鋒起筆為什么能見精神”。 起筆有兩種露鋒、藏鋒,以上是露鋒起筆。下面介紹藏鋒起筆 藏鋒起筆有兩種:一是方筆,先向下垂直下筆把筆豪打開后再繼續行筆,古人所謂的“橫畫豎落筆、豎畫橫落筆”其實就是方筆的起筆方法,方筆特點是斬釘截鐵、很硬朗;一是圓筆,180°反方向環轉一下,特點飽滿渾厚含蓄內斂。 所謂風格,就是在起筆和收筆有不同的特點。(魯迅好像說過“書法”除了起筆和收筆,中間的行筆都一樣)。 在轉折中,如何保持、恢復到中鋒的方法有四:一是接搭法,斷開,“筆筆斷,斷后起”;二是提按法,“筆提得起,自然中”;三是頓挫法,一般有個尖角、尖肩,強烈的,有力度感;四是環轉法,主要用于寫篆書,寫行草書因寫的快而沒有環轉法,本法有2法,一種是手腕+指的環轉法,另一種是捻管法,偶爾為之,前提是書寫速度慢。重要的是頓挫法。 收筆時,必須讓筆鋒回到垂直狀態,如此才能出現高質量的牽絲,如果牽絲寫的跟筆畫一樣粗,那么字就沒有美感了。 “三過其筆”的過程中,要有勢的變化,變化越豐富,越有動感、越有勢,這一類的例子,如王羲之;另一類是顏真卿用筆很重、筆鋒恢復不了了,所以要有個回頂動作,讓筆鋒恢復到中鋒狀態。 趙孟頫所講的“用筆千古不易”其實,講的就是:用筆的起行收三個過程是千古不易的。即用筆的本質是不變的。也就是說筆法的原則不變,方法各異。
筆法的深化:帖學的用筆vs碑學的用筆。帖學的用筆方法重視兩端;而碑學的用筆則是重視中端、輕視兩端。 帖學用筆,特別強調兩端的逆入、回收。 逆入回收造成兩端豐富的變化:露鋒的、藏鋒的;藏鋒的又有方筆和圓筆,造型變換、千姿百態、勢的連綿。 逆入回收導致的缺點:一個線條的橫向打開不夠,導致字的結體向著豎里走,即縱勢,結體往長里面走,強調了勢的連綿性,章法上強調時間的展開、強調音樂性(節奏性)。帖學用筆三口訣:逆入回收、字無兩頭、一筆書。尺牘、手絹,把玩性。 碑學用筆,強調中端。大字、題字、園林匾額得遠看了,遠看主要看氣勢、主要看中端。帖學用筆的優點看不出來了。 明代帖學大家董其昌說過“把小楷、小字放大了,掛起來看后,發現不好看了”。文征明干脆用了兩套系統,一套是小字用小字寫法,一套是大字用大字寫法。 帖學的中端基本上是提筆而行的(中鋒用筆)、中端比較細。 碑學強調中端要厚實,強調不能跟帖學那樣中端提筆而行,碑學要求的中端厚實必然導致用筆肚子擦著紙面走,從而必然要求逆向用筆(也即澀行、殺紙澀行),從而打開筆鋒、抬起筆肚讓筆肚逆鋒頂著紙面走,從而導致寫出來的線條蒼茫渾厚。碑學的字中端長,從而導致字的結體取橫勢、造型就大氣了。 碑學的章法如何安排?因碑學每個字都是獨立的、每個字都沒有筆勢的連貫,為了讓每個字對整體有依賴性,只能讓每個字搖擺起來、讓每個字不穩定,每個字不穩定了就產生了連貫性了,故碑學的字只能依賴整體章法的統一安排,類似于繪畫的構圖的安排(濃淡、干濕、虛實等等)。 碑學注重空間關系,注重繪畫效果;帖學注重實踐關系,注重了時間性、音樂性和節奏性。 每個筆畫都有起、行、收的過程,只是帖學、碑學強調的地方、重視的地方不同而已。 帖學、碑學用筆,在同一件作品中,能不能并制? 看一件書法作品好不好,其實就是看它有沒有一種音樂性的流動感,再就是看它空間的造型,空間的變化,空間的關系。 蔡邕:“夫書肇自然。自然既出,陰陽生焉;陰陽既出,形勢生焉?!?/p> 對比關系歸結為形與勢。形,造型,空間;勢,運動感,時間問題,任何的存在物都有生命的,存在占據著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書法上各種陰陽對比關系來表現,粗細、方圓、長短、大小、正側、疏密、虛實、濃淡、輕重、快慢、離合…… 。 對比關系越多,作品內涵越豐富;反差越大,表達情緒越強烈。 書法解決時間空間問題,解決存在問題。存在的問題就是宇宙;宇宙即時空.上下四方,宇;古往今來,宙。形與勢就是宇宙觀,回到了道、形而上學。蔡邕的話很不可思議,他把書法的本質揭示出來。 |
上一篇:游泳陳書涵5歲下一篇:李松談書法自學與教學中的兩大陷阱 |
版權所有:萍鄉市玄林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地址:萍鄉市躍進北路159號玄林字畫行 贛ICP備12005146號-1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