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與學生心智發展水平相契合 |
|||||||||||||||||||||||||||||||||||
玄 林 一、教學要與學生心智發展水平相契合并促進其健康成長 兒童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動創造藝術,取得心理平衡。因此感知力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兒童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 知覺與感覺不同,感覺是對事物個別特征的反映,而知覺卻是對于事物各種不同特征組成完整形象的整體把握。甚至包括形象所具有的種種含義和情感表現性的把握。 培養感知能力的方法 1、學會觀察 2、學會比較 3、學會主觀化體驗 兒童思維具有符號性,自我中心性,追求畫面的真實性。 三歲以前感覺發展進入高峰期,知覺基本處于一種感性的直觀的和一定情景的水平上,感覺要素在審美體驗中是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的。 四到六歲兒童的知覺進入高峰期,他們依靠直覺思維積累生活表象,通過想象用意象手法表征內心世界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但不追求與客觀真實一模一樣。 七到八歲兒童的思維正在逐步克服自我中心性,但仍具有明顯的符號性和形象性,由于他們思維活動常局限于具體事物和經驗,所以缺乏邏輯思維能力,這一階段兒童思維具有了心理操作能力、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創造能力發展很快,認知活動更具靈活性和廣泛性。 八到九歲以后心理操作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思維的邏輯性、抽象性開始逐步形成,如能自如轉換物體的空間排列方式,能找到物體間的對應關系,不盲目相信自己的某種感覺,能給自己的某種結論找到合理依據,能掌握時間、速度和距離三者之間的關系,空間感知開始由平面空間向立體空間過渡。 十二歲以后,在初中階段心智發展已漸漸接近成人,總體思維特點能設定和檢驗假設,能監控和內省自己的思維活動,思維具有抽象性和可逆性,這是此階段青少年智力發展的重要進步,由于該階段他們善于考慮事物的各種可能性,使他們視野得以拓展,產生更具有邏輯性的認知策略,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準確性、有效性和系統性。 二、教學中培養智力打造能力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應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能保證認識活動有效進行和發展的心理特征的綜合。智力結構由五個基本因素構成,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智力是完整的獨立結構,各種因素都相對獨立的發揮作用同時又密切聯系彼此制約相互影響。如果五種因素中有一種因素水平不高,那么整個智力水平就受到影響。在五種因素中思維力是核心,它是智力活動的加工廠,能把感知、記憶、想象的信息經過組合加工產生具有創造性的聰明與智慧。智力各方面因素隨著年齡發展的速度達到高峰和衰退的時間各不相同,知覺能力發展較早的十歲達到高峰,其次是記憶力和動作、反應速度十八歲達到高峰,后是思維能力十四歲前后達到高峰的占72%,十八歲達到高水平。 能力是保證人成功地進行實踐活動的較穩固的心理特征的綜合。智力和能力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兩者有區別又密切聯系,智力與能力不一定成正比關系,智力水平高不一定能力水平就高,能力水平高也不一定智力就好。能力結構的五個基本因素是:組織能力、定向能力、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育須兼顧智力與能力的并行發展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所以我們須培養學習敏銳的感知力,良好的記憶力,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特的創造能力。 三、教學中激發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認為“成就并非智力本身的結果,非智力因素也起重要作用?!狈侵橇σ蛩厥侵冈谥橇σ蛩匾酝獾囊磺行睦硪蛩?,從狹義來講主要指情感、意志和個性。兒童能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差異與非智力因素影響密切相關。 1、情感。情感在學習中能直接轉換為動機,成為激勵學習的內在動力。興趣需要培養,不能強迫接受,要通過活動吸引孩子,不僅活動內容安排要使兒童感興趣,更重要的是要使兒童在參加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堅強的自信。情感培養是提高兒童素質的重要方面 2、意志。意志是人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自己自覺調節行為并與克服情緒障礙困難和挫折相聯系的心理過程。意志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力等品質。人的意志行動常經過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兩個階段。采取意志決定是行動的初級階段,是在頭腦中思考如何行動的醞釀階段,如確立行動的目標,選擇行動方法是人的行動決策階段,兒童在這一階段往往需要成人的鼓勵和幫助,因為在兒童稚嫩的心理做任何事情往往只憑一時的興趣,并沒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很難做到自覺去調節自己的行為。對于兒童進行任何的行動都要求集中全部的精力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培養兒童具有堅韌性和自制力,勇于克服困難。對孩子不能過份縱容和嬌生慣養,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 3、個性。個性發展的高目標就是自我滿足、自我完成、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含義是人們的潛能發展到盡可能的高度,這種自我的發展導致更大的滿足,是將思想、情感和身體的各種作用整合成一個充分發揮作用的人生。高水平的自我完成的性質有:比較有效的知覺現實具有準確判斷人和事的能力,表現為有良好的監別力和判斷力。個性表現有: a. 承受自我、他人和大自然 b. 自發、自治和獨立 c. 以問題為中心,他們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以外的問題而不是集中于自身 d. 超脫和隱居的需求,他們尋求更多的獨處和隱居 e. 新奇和欣賞,他們有能力去反復欣賞生活中那些基本良好和純樸天真的東西,表現為:敬畏、驚嘆、愉快、出神入化的著迷和新奇 f. 人際關系。他們更能與別人產生有意義的聯系,諸如給別人更多的愛,感覺更多的融洽,有更敏銳的社交技能,有自我更為展開的活動空間,非常同情人、愿意幫助人 g. 民主的性格結構。他們往往缺少等級觀念,尊重差異,愿與人合作,愿教他人學習 h. 幽默感。他們普遍有幽默感,喜歡巧妙的應答和詼諧的言談 i. 創造性。他們都有創造力,精力旺盛,有新奇敏捷的理解力,更少受習慣和文化的抑制,反對迎合時尚,不善于順應。 四、教學中發展教學與方法 教師的職責在于幫助學生發展潛能,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并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樹立學習自信心以充分發揮自主精神。 1、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潛能和個性靈活處理教學活動中的問題。 2、創設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關系,教學相長。 3、確定教育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提供教學資源,做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促進者和鼓勵者。 4、教學轉向。要由學科中心轉向素質中心,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由課堂教學轉向開放活動,由講解說明轉為廣用媒體。 學生在教學中的行為是充分體現自我實現的內在價值,主動積級的進行探索參與討論,發揮創造能力,通過師生相互交流,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列表
|
|||||||||||||||||||||||||||||||||||
上一篇:臨帖與取法(玄林講義)下一篇:教師培訓講義 |
版權所有:萍鄉市玄林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地址:萍鄉市躍進北路159號玄林字畫行 贛ICP備12005146號-1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