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導師劉京聞講座 |
(一) 中國有名的書法家很多,但是兩兩對比,到底誰的字較好?怎樣去衡量?主要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 1、書法的格調。格調的高低取決于什么?取決于書家的一言一行是否暗合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如儒家所講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等。這既是做人的氣質,也是書法的格調。 2、書法技術的豐富。筆在王羲之的手里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工具,他的很多字都是隨機生發的,他的字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同樣的字都能在不同的字帖里找到變化。但王鐸和傅山的字一眼看過去充滿了變化,但一些相同的字卻容易有雷同。當然變化是難的,因為只有底子厚了才能自如的變化。 3、技術的難度系數。一個字的好壞取決于線條的質感,像啟功的字,很多人都去模仿,甚至很多人都去造假,但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尤其是他是細線條,任何人都沒辦法模仿得一模一樣,因為寫起來非常有難度。 臨帖的步驟:1、臨摹、盡量臨像 2、背臨,把寫過的帖都背出來,包括結構字型等 3、過半個月后再背臨、過一段時間如果還能背臨出來,那才能說你真正臨了這本字帖,否則都在做無用功,離開了字帖啥都不會。 4、意臨 在臨王羲之的字時要注意筆法,他的用筆并非完全中鋒,筆鋒是在不斷的調整變化的。如: (圓圈處就是筆鋒的位置)?? “撥蹬法”就是用筆時隨時調整筆鋒的位置,左右調鋒,絞轉。 (二) 書法的造險:包括筆法、章法、墨法、字法的造險?!兑捉洝防镉羞@樣說過:世界上不變的,就是在變。變化是產生美的源泉。要有變化,要造險,其中先要解決的是筆法的造險。 1、長線與短線的對比?!抖x》、《得示》、《報言貼》王獻之都做得非常好。如《得示》貼里就把幾個字連在一起組成長線。??
如: 如王鐸的“一筆書”這就是學習草書的一項重要技術。長線連綿不斷,短線干脆利落。 2、粗線與細線的對比?!抖x》極為明顯。我量過粗是細的線的十倍還多。平時訓練是能寫多粗寫多粗,能寫多細寫多細。細線考驗技術,能把細線寫得飽滿圓潤是不容易的。 ?? 再如《二謝》里“二謝面”幾個字是粗的,而“靜”是拉長的,“想紹兒”則是細線,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在臨帖時要特意去強調這種關系??梢匀ベI藤原佐里(日本)的書欣賞一下,如下: ?? 也可以臨王獻之的《小園貼》,這些都是利用長線與細線的典范。 3、直線與曲線的對比。書法中沒有一定的直線,所有的線條都有一定弧度。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有弧度的直線才是高的直線,有直線的弧線才是高的弧線。王羲之在處理直線時經常把他變成一種有弧度的曲線,如“二”字,上面的寫法是錯誤的,下面的寫法就有了曲線。 ??
把直線變成弧線會非常飽滿,線條會有彈性。什么是好的曲線呢?曲中有直。如“極”字在行筆過程中如果沒有直的感覺,只是被動的拖著筆走就會沒有力氣。如:上面的是正確的,下面的曲線則是無力的。?? 曲線就像鋼筋一樣,把它彎曲后它會彈回去。 4、直線與斜線。在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直斜對比。如王羲之寫的“謝”字,把直線變成斜線就會產生不一樣的關系,如米芾也掌握了這一點,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很夸張的表現出來。如:(右邊的為米芾) ?? (三) 結字的變化: 行書的臨帖建議臨《圣教序》。它里面有兩千多字,如果多記住了,行書基本沒問題,寫起作品來也一般也不會有不會寫的字。歷代書法家有很多都是練習這個字帖出來的?!妒ソ绦颉房梢詾槲覀兊男袝蛳慢嫶蟮母?,然后我們再往里面添東西,就是自己的了。 一個字是否精彩要看有沒有“字眼”,每一個字都會有字眼,就像詩歌有詩眼一樣?!把邸本驮谟谀且稽c點的變化。 1、寛可走馬,密不容針。如“將”字將“寸”放大,把“水”處理成左密右疏就是這樣。 2、外部空間的打開。簡單說就是打開字型。舒展、開闊這也是寫大字與草書的源泉??删毩暋缎@貼》字要放開,可不是松散,是緊湊中的一種開闊。 3、崎側的變化。做的好的是王獻之。雖二王齊名,但王獻之在崎側與連帶方面做得比王羲之好。這就為后來的大草做了準備。 4、單字與字組的變化??础兜檬举N》可以解決左右行與行之間的關系問題。很多時候左右搖擺的東西沒有,就會很簡單。 ?? 關于國展的建議:形式與色彩很很重要。一些人說國展評委是“好色之徒”,顏色搭配好一點的,亮眼一點的很可能在一關能被留下來。形式和色彩就像一個人穿衣服,衣服穿得好就能彌補身材的缺陷。身材的缺陷可能十天半個月沒辦法改變,那我們就可以挑選一件適合自己的衣服彌補。 |
上一篇:劉文華談書法筆記下一篇:筆性與筆法( 梁三日) |
版權所有:萍鄉市玄林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地址:萍鄉市躍進北路159號玄林字畫行 贛ICP備12005146號-1 技術支持: